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足协近日公布了最新评议,其中最受关注的案件是中甲赛场上发生的一个冲撞犯规,导致广西外援阿萨莫阿颈椎骨折的事故。在中甲第25轮,广西平果与重庆铜梁龙的比赛中,重庆球员张志雄在边线附近将阿萨莫阿推倒,导致后者重重撞上场边的广告牌,造成了严重伤害。经诊断,阿萨莫阿的C5、C6椎体骨折并发生错位,且存在高位截瘫的风险,随即被救护车紧急送医治疗。比赛结束后,广西平果俱乐部迅速向足协提出了上诉。

值得注意的是,裁判仅对张志雄出示了黄牌,而视频助理裁判(VAR)未对此作出干预。尽管该事件引发了舆论热议,并且阿萨莫阿的伤势十分严重,足协的评议组仍然认为该犯规属于“鲁莽行为”,而非“暴力行为”,因此维持了黄牌判罚的决定。足协的这一评议与阿萨莫阿重伤的后果形成了鲜明对比,立刻激起了公众的广泛讨论。如何在规则标准和球员健康之间取得平衡,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广西平果俱乐部在申诉中指出,张志雄的犯规至少应判为红牌,并且要求追加处罚。然而,足协评议组一致认定,张志雄的行为仅属鲁莽,未达到严重犯规或暴力犯规的标准。对于阿萨莫阿的严重受伤,足协认为这是一次意外情况,并未说明张志雄的犯规具有足够的严重性。因此,主裁判出示黄牌以及VAR未介入的决定均被认为是正确的,最终广西平果的申诉被驳回。
这一评议结果让人难以信服。既然导致球员生命危险的犯规可以被定性为“鲁莽”,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才算得上“暴力”?事实上,足协此前在处理类似案例时(如定南赣联球员踩踏对手腹部)明确表示,任何“非争球目的且造成伤害”的动作应当视为暴力犯规并判罚红牌。与此相比,张志雄从背后推人的行为显然并非为了争夺球权,更像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如此不一致的判罚尺度让人感到困惑。
足协近年来确实在努力提升裁判的透明度,如公开评议报告和邀请媒体监督等,但专业规则与公众认知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例如,欧洲杯比赛中鼓励身体对抗的判罚尺度与国内联赛的标准存在明显差异,足协需要明确是否要与国际标准接轨。除此之外,尽管足协强调场边广告牌距离边线3米“符合国际标准”,但阿萨莫阿的重伤暴露出硬质广告牌在高速对抗中的安全隐患。相比之下,欧洲联赛普遍采用缓冲式广告牌设计,而国内赛场此类防护措施仍不普及。此次事件凸显了足协在基础设施监管方面的短板。